論民族服飾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結合民族服飾相關的圖案、色彩、材料、造型、歷史文化等內容,有助于指導學生利用現代設計手法設計出既符合現代審美又蘊含文化底蘊的優秀時裝作品。
1.民族服飾色彩的運用
人們生存的自然環境與精神信仰是民族色彩觀形成的基礎,植被豐富的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用礦植物做染料的歷史。周朝時期,人們利用五倍子、栗子殼可將布匹染成褐色。秦漢時期已設專門管理染色的官職。到了唐朝,紅、綠、藍、黃、紫等色系已經達到幾十種,天然染料發展非常發達。古代陰陽學說中的黑、白、赤、青、黃“五方正色”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傳統色彩觀的形成,并極大的影響了日本、韓國傳統服飾色彩的形成,其中黃色被看做貴族與權力的象征【1】。另外,色彩還被認為具有某種能量,能夠對人的身心產生有效的能力。隨著人類各種健康問題的產生,人們越來越提倡服飾的返璞歸真,從服飾上進行健康生活的思考,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化學染料對人身體以及對社會環境的危害,天然染色服飾用品日益受到國內外人士的追捧。在有些天然服飾用品中還添加了具有輔助療效的中草藥,這對于服裝設計來講是一個新思路。在進行服飾色彩教學時,教師要將中國傳統五行色作為重點,為學生講解民間藝術色彩,從民族審美、精神信仰、自然環境等方面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色彩的認識,并在服飾心理學課程中加入色彩療法,重點開設天然染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服裝設計中能夠對色彩的能量功效和傳統的染色工藝進行充分運用。
2.民族服飾造型的運用
本土生長的纖維和審美習慣創造是不同民族的服裝造型的基礎。商周時期,我國已基本形成古代服裝造型,從“貫首衣”到各種領型變化的披掛式服裝造型都比較注重表達隱于肌膚之內的思想,這與西方所追求的外在人體美是不同的,我國更多追求的是含蓄自然的美。盡管在進行20世紀以來,東方人接受了西方立體、簡便的造型服飾,只是在民俗活動中才穿著傳統服飾,但是這些歷史悠久的服飾在今天仍然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形式美的典范,如今在越來越多的國際時裝秀上,設計師們都在現代服裝結構的設計理念中融合了傳統服飾造型的風格神韻【2】。在服裝設計教學中,老師要將造型藝術的美學原則體現在每一堂課上,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兼顧平面剪裁和立體剪裁,例如要在立體剪裁課程中要加入纏繞式服飾的內容,在平面剪裁課程里要向學生介紹古代漢服、旗袍的制圖,讓學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民族服飾造型,使學生能夠將各種民族造型元素運用到自己的服裝設計中去。
3.民族服飾工藝的運用
從遠古時期的手工作業開始到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國際化的服飾經過了漫長的發展,走上了工業化的發展道路。但是,設計師們對于傳統的民族服飾裝飾工藝依然情有獨鐘,在20世紀中葉以來,時尚界越來越不乏懷舊的民族傳統手工藝的使用。其或簡潔大氣或鄉土純樸或浪漫華麗的氣質以及豐富多變的樣式一直以來都是設計師們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傳統民族服飾手工藝包括結藝、拼布、布貼繡、珠繡、刺繡、彩繪、印染、編制、紡織以及各種首飾的制作工藝。不管是在時裝的裝飾上還是用于時下流行的纖維藝術上,這些手工藝都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在服飾手工藝上,民族與民族之間有著驚人的共同點,例如中國明清時期用布片拼接而成百衲衣和水田衣,而同樣是拼布工藝的還有美國式的絎縫被;十字繡不僅是東方刺繡工藝,同時也是北歐民族的傳統手工藝【3】。由此可見,服飾手工藝當屬于東西方思維共識的形式美,已經超出了民族的界限。在進行服裝設計教學時,要將基礎手工編織、基礎拼布、手繪、刺繡、絲網印花、蠟染、扎染等內容編入服裝材料創意設計課程里,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形成創意思維,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4.民族服飾圖案的運用
不同民族標志性的特征除了通過民族手工藝體現出來,還可以通過民族服飾圖案得以體現。服飾圖案是形成服飾風格的重要裝飾手段,也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與服飾色彩一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對于傳統服飾圖案的形成也是很關鍵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傳統圖案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已是一種純裝飾性的藝術,圖案的象征性在逐漸淡化。許多傳統服飾圖案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經典紋樣,例如宋朝注重服飾圖案的吉祥寓意,有喜上眉梢、福祿壽喜、龍鳳呈祥等多種圖案樣式;隋唐有團花紋、唐草紋;秦漢有動物紋、植物紋、云氣溫;商周時期的服飾圖案與青銅器紋樣一樣,有云紋、菱形紋、回紋等,這些圖案樣式都延用至今。另外,日本和服紋、東非婦女康茄服飾粗獷的花卉紋樣、伊斯蘭地毯紋樣等都值得我們關注。當今在進行服飾圖案設計時,通常是以傳統紋樣為母體進行再創作,或者直接運用,另外不同民族的民間繪畫、建筑圖案等也都可以作為創作的藍本。因此,在開展服裝設計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多方面的認識民族服飾圖案,將民間繪畫、民族建筑以及其他呈現裝飾藝術的圖案都納入“服飾圖案”課程的教學內容中去,并且采用播放記錄片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更有利于引起學生的關注,幫助學生加深了解。
- 上一篇:試論英語教學中學生情商的培養
- 下一篇:試論大學籃球教學的體制性改革創新